见字如面,

Hey,我是木光先生,你好吗?

我曾经写过一句文案: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有意义。

我们喜欢玩游戏,是因为有意思,能让我们沉浸其中,并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而不仅仅是为了通关获得最终的胜利,更不用考虑它对我们到底到底有什么意义。

想想看,如果游戏的意义是通关,那么假如你在游戏开始就能够直接跳到结尾,并且一招致命打败终极BOSS获得胜利,这样的游戏你还想玩吗?

显然不会。

我们喜欢的是“沉浸的游戏体验”。

我知道”人生游戏化“这个话题并不算新鲜,早在100年前(1925年)佛罗伦斯·西恩就写过一本《人生的游戏规则》的书,在这一百年间,无数的作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网络博主都或深或浅地谈论过这个话题,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但请你先别急于下结论我只是在这里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地说一些”形式化“、”套路化“的东西。

我在这里想要谈的是:

  • 将人生变成上瘾的游戏,从而获得最佳人生体验;
  • 像游戏角色升级一样,打造你自己的“超级个体”;
  • 像创造游戏系统一样,搭建你自己的“一人事业”。

而获利、变现、收获财富,就像游戏中获得的金币和宝物一样,是你在享受绝佳人生体验的过程中,自然收获的额外奖励。

这样的人生游戏,现在你想要开始玩吗?

PLAY ▶️


PART I.人类巅峰体验-享受人生游戏的关键

除玩游戏之外,你现实人生中是否也有过这种体验:

  • 全神贯注,物我两忘,陶醉其中,酣畅淋漓;
  • 有十足的自信心和坚定的安全感;
  • 技能变得如有神助,行云流水;
  • 完全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 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 也不会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 脑海中不会有任何干扰的杂念;
  • 当完成之后,会发自内心感到开心与兴奋。

这就是“人类巅峰体验”,是那些科学家、艺术家、作家、职业运动员、演说家们成功的关键,被公认是人类最佳的意识状态。

这种意识状态叫作“心流”(Flow)。

“心流”绝不是励志鸡汤,而是能够让你保持专注与高效,并让幸福感翻倍的科学。

  1. 一方面,专注于当下的状态让你能够找回自我存在感,你的心不再依附于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是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2. 另一方面,“心流”状态对于追求目标尤为重要,能够让你与眼前的任务融为一体,从而轻松顺畅地实现有意义的目标。

“心流”绝不是励志鸡汤,而是能够让你保持专注与高效,并让幸福感翻倍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一书中将“心流”描述为一种“自我目标”( Autotelic)的活动。

“自我目标”( Autotelic)一词源于两个希腊词语:Auto,意为“自我”,tellos,意为“目标”。指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活动行为,尽管行为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取某种利益,但进行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当今社会,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似乎就是“自我目标危机”:

  • 我们每天重复着类似甚至相同的任务和工作;
  • 我们的职业生涯缺乏长远的目标和人生意义;
  • 我们想要逃离,但却又缺乏勇气。

因为,此刻我们所厌倦的这些工作,就是我们所擅长的全部。

移动互联网让干扰和分心无处不在,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控制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无法聚焦在重要的事情或是问题上。我们在物质上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充满欲望。但对于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却缺乏清晰的认知,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多巴胺是社交媒体流行的讨论话题,其实,多巴胺对于进入“心流”状态非常关键,但多巴胺也是一把双刃剑。太多人陷入对廉价多巴胺的追求上,进入了一种狭隘的生活状态。他们只知道上学、高考、找工作、刷手机、追求物质、追求短暂的新鲜感和刺激,却从来没有体验过有深度的生活。

这不是我们本该有的生活方式。

现在,假如我告诉你,你可以在那些看似无聊、平凡、甚至糟糕的人生挑战中找到乐趣呢?甚至更进一步,如果我告诉你,你可以利用“心流”状态,在6个月之内实现那些你一直拖延,但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呢?

想要持续地拥有“心流”状态,你要去探索并发现值得自己一生专注的工作,学会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能够让你避免陷入混乱、压力和焦虑的方法与工具。

人生的乐趣,并不只是由运气或是随机的选择来决定的。你可以将人生解构成一场游戏,并且学习如何去玩好它,从而创造你自己独特的乐趣人生。


PART II.电子游戏解构-为什么游戏会令人上瘾?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曾经有一款游戏占据了我生命中太多的时光,它就是《魔兽世界》。如果你也玩过,那让我们来一起怀念一下。如果你没玩过,没关系,这不重要。

《魔兽世界》是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在我玩的时候,我发现这款游戏中的世界比我们的现实世界更令人兴奋。

记得无数个夜晚当我戴上耳机,沉浸在这个虚拟世界时,彼时彼刻,除了我的思维以及维持这个虚拟世界运行的代码之外,其他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当你第一次以新玩家身份登录时,会遇到一系列的任务。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阵营,然后是种族,再然后是职业,接着是自定义你角色的样貌。有两个阵营可以选择:联盟和部落。

很多玩家对他们选择的阵营充满激情,甚至有意识形态的信仰,我会觉得有点夸张,所以即便我一直玩的是联盟,也并不会真的把部落玩家当成敌人。

通常,我选的角色是人类或者暗夜精灵,当然也可以选矮人、熊猫人、或者亡灵。

在游戏中,你选择的职业决定了你在游戏中的活动,职业就是你的角色,是你的玩法风格,你可以扮演坦克、治疗者、或者DPS(输出职业)。你需要和其他玩家一起完成任务、地下城、团队副本。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任务分工,坦克负责吸引敌人攻击,而治疗者则负责维持团队的生命值。而DPS输出职业的任务,就是用武器近战或者用魔法进行远程攻击,以对敌人的生命值造成伤害。

玩游戏的一大乐趣就是你可以尝试选择不同的角色,如果你玩的时候觉得不喜欢,你可以随时重新开始。

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

你是否意识到,我们现实世界也有这样的模式:

就是你出生时的身份,影响了你的机会和潜力发挥,受限于某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以及世俗的习惯,让你难以真正自由地享受自己的人生状态。

我们来从游戏的角度来做个对比,就是在你创建角色后,你会被投放到这个种族或者角色的特定区域,这和现实世界中你成长的文化非常相似,刚开始你所知道的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其他地方都是黑暗和未知。

而在你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文化,决定了你的价值观和信仰,因为对你来说,这是你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如果你出生在现实世界的地图另一端,你的信仰和文化可能会让你受到排斥甚至被杀害。

所以,要想玩好现实人生游戏的第一课,就是要意识到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并且要理解你现在所信为真理的并不一定是绝对真理。

如果你不去探索未知,那么你就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不足0.1%,会对自己的无知很无知。虽然我们知道人类永远无法达到100%的完全理解现实世界,但大多数普通人都只停留在重复的日常工作之中,不去突破和追求自己的目标,那么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甚至可能只有0.0001%。

金钱、房子、汽车,以及人们追求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物质欲望,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很多人忽视了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个人成长的需求。

没有个人成长,你就无法让自己的技能和认知获得升级,就无法进入游戏更高级别的地图新区域。所以,你需要在初始区域获得足够的能力,以达到能够在新区域生存的水平,才能升级解锁新的地图,拥有新的特殊能力和武器装备,去完成新的任务和目标。

我们不需要了解更多游戏的细节,而是借助游戏去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 为什么电子游戏会让我们如此兴奋和愉悦,以至于令人上瘾?
  • 能否复制电子游戏的乐趣,从而让我们能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 能否像电子游戏一样重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沉浸其中,探索未知?

接下来,让我们来解构游戏的各个部分,从而去理解游戏中那些让我们上瘾的心理机制。


目标层级结构-大脑清晰的关键

首先,人类的大脑是渴望秩序的,有序的思维能够让我们获得快乐。游戏设有任务、等级和技能升级的规则,这些都能让你的思维聚焦在眼前的目标上,消除干扰。

游戏的设计原则就是让人们获得最佳体验,从而对游戏上瘾。不论是我刚才提到的《魔兽世界》这种大型的全球网络游戏,还是电子游戏最早期的俄罗斯方块、超级玛丽。

它们都有着明确的游戏规则和设定的目标,它们都能让玩家学习玩游戏的技能,提供反馈,不断进阶,挑战难度更高的目标。此外,游戏世界也都尽可能与我们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区分开,这也有助于提升专注度与沉浸感。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设计”。

所有这些令人沉浸并上瘾的机制,都是被设计出来的。

那么我希望你接下来始终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如何设计现实世界的一年,一月,一周,一天,从而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控感?

我们所处的社会也是类似游戏的设计方式,通过任务教程引导你进入游戏:

  • 上学就是为了让你能够理解这个社会游戏,社会希望你去扮演为你设定好的角色,去参与他们掌控规则的游戏;
  • 在你面前摆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层级:上学、高考、找工作,接受被定义好的“成功”作为目标;
  • 通过背负房贷、婚姻的压力,从而让你俯身甘为牛马,无法轻易退出游戏;
  • 利用低级的娱乐、廉价的饮食让你获得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从而丧失挑战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媒体引导乌合之众,以保持思维的狭隘。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参与这个被别人设计好的社会游戏,很快生活就会变得重复和无聊。人类天生倾向于追求舒适和安全感,但这也会如温水煮青蛙,让我们慢慢陷入困境的泥潭无法自拔。

社会设计的这个游戏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这种单一的成长路径与成功标准并不适合所有人。我们每个人生而不同,人们会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并且,随着我们年龄的成长,身份的转变,我们享受的事物也在不断地演变。

这就像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一个100级的高等级玩家,虽然他能轻松打败1级的怪物,但他却很难再享受这个过程,也不会再沉浸其中,只会觉得无聊。而一个1级的玩家,他无法理解100级的挑战,那会让他变得束手无策,内心充满压力和焦虑。

所以现实是,大多数人并不享受自己的人生,他们被困在了自己所讨厌的学习与工作之中。他们被他人分配了需要实现的目标——比如在学校学一本被指定的书,比如在公司做一份被指派的工作——折让他们对学习、对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印象,所以他们开始停止学习,开始讨厌工作。

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玩游戏能够让你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以至于让它成了你的”现实世界“,成为唯一能够占据你的注意力、使你保持专注的事物,让你不被任何其他事物干扰,达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心流”状态。

正如游戏一样,享受最佳人生体验、获得最大乐趣的关键,也是保持这样的一种状态:

你的认知与技能刚好理解和应对当下的任何挑战。

所以你必须去创造一个自己的游戏系统,而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社会、家长、或是任何别人强加给你的路径与目标。这样,你的思维就能够更专注于当下,不被任何其他问题干扰或分散你的注意力。

而在创造自己的游戏系统时,自己选择并设定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 一个宏大的人生目标,可以帮助你框定真正对你重要的信息,从而让你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些信息上。
  • 一系列反愿景目标,会帮助你从不喜欢的事物中逃脱出来,从而让你的路径更加清晰。
  • 一个个可以采取行动的小目标,可以让你当下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这些才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关键,而那些奇特的深度工作技巧(比如听音乐、关手机、戴帽子限制视线、设定计时器等等)并不是本质上让你进入“心流”状态,而是帮助你创造一个更加专注的环境,让你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容易进入到“心流”状态。

大脑是一台能够帮助你发现未知目标、实现已知目标的机器。你的大脑会注意、接受或是拒绝,会使用信息来实现你给它设定的目标。

  • 如果你总关注消极结果,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消极;
  • 如果你总关注社会强加给你的目标,你就会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为模式识别。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有助于帮你实现你意识或潜意识中目标的信息时,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你会感受到愉悦,让你情不自禁的利用这些信息去取得进展。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利用关于目标的知识,过上更有意义的人生?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首先必须要摆脱那些让你感到无聊的重复任务,因此你必须深入到未知领域。


探索未知地图-发现你无限潜力

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假设你不会游泳,而现在我正邀请你一起乘坐直升机欣赏海洋的风景,此时此刻,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你可能会有些紧张甚至害怕,也许会想要拒绝,但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假设你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还是跟我上了直升机,我开着直升机远离了陆地,接着降到了海面之上,把你推向了大海,然后驾驶着直升机离开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 你会被恐惧控制,紧张到不能动弹,最终淹死;
  • 你会疯了似的拼命挣扎,想要保持漂浮,但很快就失去了力气,再次淹死;
  • 你会尽量保持冷静,并尽可能让自己的头保持在水面上,从而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定一个逃离计划。

以上这些都不是最佳选择。

当你在玩游戏的时候,你会有一张虚拟世界的地图。在这个地图上有一些黑色的未知区域,那是你还没有或是还无法探索的地方。

你无法到达这些未知区域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你可以随意传送到那些未知区域的中心,很可能会被比你高50级以上的怪物包围,然后被一击致命。

那么这样的游戏还有意思么?你还会想玩这个游戏吗?

但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已知区域的任务,升级到了足够的等级,然后解锁了下一片等待你去探索的未知地图,你会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要去体验这片新地图,挑战新任务来测试自己升级后的能力。

在现实世界的游戏中也是如此,在那个时刻,你不会再对所谓的“工作”有拖延的心态,你甚至会通宵达旦去尝试新的目标,你会搁置人生中其他你曾经认为重要的事情,因为你确切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到。这是你大脑中唯一的事,你会全神贯注地专注于这件事,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新挑战,这也为你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1. 探索你能力的边缘;
  2. 探索你未知世界的边缘。

探索不要太深,那样会让你感到混乱和焦虑。也不能太浅,那样会让你觉得无聊和麻木。

找到那个边缘地带:你的技能刚好应对接下来任何未知挑战的最佳区域。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

  • 当你灵光乍现冒出不可思议的计划时;
  • 当你确切清楚该怎么做就能取得人生进步时;
  • 当你脑子里不断冒出奇妙的好想法时;
  • 当你对未来的愿景如此清晰,以至于情不自禁想要马上行动时。

这种意识的“心流”状态,其实就是有效信息最大化在你心智中流动的状态

所有的思考、想法和心理能量都在试图达成你所设定的有意义的目标。这时你会处于一种人类的巅峰状态:

  • 信号最大化、噪音最小化;
  • 专注最大化、干扰最小化。

学习、实践和自我发现目标相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个人成长。而不是学习那些被要求但你并不感兴趣的知识,然后和上亿人挤在一条独木桥上去拼命内卷。

这也为如何延长“心流”状态的时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大脑是经验代谢的器官,当你吃太多时,你就会感到缓慢迟钝;当你吃太少时,你会感到紧张胆怯;当你被信息淹没时,你会感到焦虑烦躁;当信息过载时,你又会感到无聊乏味。

人们经常会咬的比嚼的多:

  • 接受了过量的工作,可能此刻你正深陷其中;
  • 要学的东西太多,却都浅尝辄止无法深入;
  • 运动过量,没有带来健康反而带来了身体的损伤。

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自己应该拒绝,但总是为了不让别人难过或生气,而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而最佳的状态,应该是我们顺其自然的消化生活,就像是新陈代谢一样,在不需要多余思考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去学习和行动,不需要”自律“来强迫自己,而是像玩游戏一样,沉浸其中,不断的升级,变得更加强大,然后不断挑战并完成新的目标。

有过“心流”体验的人常会说,在“心流”状态的时候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而当结束心流状态自我意识回归的时候,仿佛像是回到了一个新的躯体。

关于“心流”很多人会有一个误解,认为”“心流”是通过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心流”并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无意识或者依靠潜意识的能量达到的。

作为一个靠灵感和创意为职业内核的创意总监,我一直相信很多称得上伟大的想法和作品,都是靠直觉和意识流产生的,而不是努力思考的结果。

我非常信奉”反向努力法则“:

如果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落水了,你越是努力挣扎,也是想要逃脱,你就会下沉的越快。而相反你想要潜水,你越是努力下沉,你越能感受到浮力将你往水面推。当你想要努力屏住呼吸,你可能就会没了呼吸。

所以很明显,你不可能通过努力做一份你讨厌的996工作实现财富自由的目标,你也不可能通过努力让领导满意而实现当领导的目标。

但你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创造一个自己的目标,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比如减肥、比如拥有百万粉丝、比如写一本书、比如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甚至是想赚一个亿的小目标。

当你有了自己创造的目标,那么唯一能阻挡你的,只有你自己。


创建你的角色-重新自定义你是谁

在当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历史时刻,很多人感受到了身份危机。填鸭式应试教育与流水线工作模式下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至于很多曾经作为精英人士的中产阶层大量失业,走投无路,失去了原有的社会角色。

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个体我们需要重新创建自己的角色:

我们需要跳脱出生物本能驱动与社会文化创造的自我角色,而是要重新自我创造一个有个人意识、能独立选择、并可以不断探索和升级的全新自我角色。

你之所以没有达到目标,是因为:

  • 你没有做出能够实现自己事业理想的选择;
  • 你没有做出能够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选择;
  • 你没有做出能够让你拥有健康和好身材的选择。

此时此刻的你,都是你过去所做出选择的结果。

所以,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你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里有两点至关重要:

  1. 角色选择:你想成为怎样的角色,源自于剖析自我和放大视角;
  2. 目标选择:你想到达怎样的目标,源自于感知世界和聚焦视角。

想要获得完美的人生体验,就是要不断提醒自己的目标愿景,并且通过一致性的行动来塑造你可以达成这一目标的身份角色而实现的。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你的身份,你的个性,你对自我的认知。

你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塑造了你的认知和思维,也塑造了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这也决定了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你所做出的选择,又进一步决定了你是谁,以及你的生活质量。

在现实世界中,你是自我视角的载体。当你试着去放大或是聚焦你的视角,你会看到自己可能正困在别人给你的某项任务,或者融入生活的洪流,或是被情绪操控不知所措,或是被淹没在熟悉而不断重复的无聊人生之中。

但在游戏世界里,你可以为自己创建新的角色、职业、任务,和你在游戏中选择的路径,这决定了你将来可以做什么。

换句话来说,你不喜欢自己的人生,那是因为你目前的身份角色限制了你,不允许你去关注和追求那些能够让你感到愉悦的挑战。

从出生那一天开始,你就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作为生物本能的目标是生存,所以你从身边提取出这些信息来实现这个目标。

  • 你学会了说话;
  • 你学会了爬行、走路、跑;
  • 你知道了哪里是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
  • 你的父母、老师、书籍、视频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

所以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只关注那些保证你生存的信息。

你知道碰触火是危险的,你知道勤奋是会被人赞扬的,你接受了所有这些可能在你追求目标时并不适用的信念。你能感受到内心、大脑、情绪上的紧张,你想要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但你却无法做到,或者感觉自己无法做到而不敢去尝试,因为你被那些不是由你自己创造的观念和习惯所束缚着。

世界观,是由目标和这个目标让你意识到的信息和问题组成的。

只有如此,你才能选择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目标,并为下一个年目标打开新的地图。

每天放大你的视角,然后提醒自己不想要什么。你不需要刻意专注于你想要什么,因为你想要的目标会通过你所做出选择自然地显现出来。

把这个框架深植你的脑海之中,不要让干扰和分心的事入侵这个框架。当你需要做出选择时,放大视角去斟酌:“这个选择会对我想要创造的未来有帮助吗?”然后做出决定,你必须勇敢而果断地做出决定。

允许你的人生中有失败存在,因为它们将会纠正你下一次的行为。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愿景,那就只能接受社会分配给你的任务,而这一定会导致你无法掌控自己追求目标或是解决问题。那么你就停止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并且在25-35岁左右的时候,你会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目标危机时期,你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你会被困在迷茫和无意义的混乱之中。

如果在学生时期你的成绩还不错,那么你唯一的目标就是高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你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目标上。

当你实现了这个目标,你的心理就会得到奖励,这会让你选择继续追求那条像高考一样和多数人竞争的狭窄成功路径。

但问题是,这条路径是所有人已知的,并且是社会分配给你们的,前面的人也已经走过了无数次。你也清楚的知道,当你走这条路的时,你所获得的结果是被那些制定规则的人限制的,但你没有别的选择,因为这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被分配去走的路。

所以当你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你同样只能去做被公司或者领导分配的工作和任务,也许起初你还能保有一些新鲜感,但用不了多久,你就开始厌烦这些重复的工作,厌烦被指派任务,但如果没有这些分配的工作,你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其实你也可以选择进入未知的不同路径,这会让你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时找到自己清晰的角色,或者因为你在探索自己的角色时找到了自己清晰的道路。

这正是一条可以让你接触到自己独特潜力,且没有人走过的独一无二属于你自己的道路,是你一生的事业。

你的视角、目标和问题,框定了你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和机会。这里所说的信息,不仅仅是书籍、视频、播客、图文这些具像化的信息。而是你所感知的任何东西,包括声音、景色、气味、味道和触觉,它们组合构成了我们的意识,我们的经验,我们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意识只能处理每秒16-50比特的信息,但我们的潜意识却可以处理每秒1100万比特的信息。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丰富的日常体验,注意到更多新奇的机会,实现不可能的任务,并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心流状态,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思维运作的目标来拓展我们的角色,以便更好的面对现实的挑战。

那么,什么是自我成长?

它可以增加你的自我(角色或身份)的复杂性。

当你追求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时,你的思维必须拓展到一个气新的水平,从而获得能够解决这个目标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认知和技能。

随着你不断实现更有深度的目标,你会就能达到一个可以抓住更有意义机会的水平,抓住那些你以前意识不到存在的机会。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

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因为除了你被分配要做的任务之外,你还没有在你的人生中自己尝试去做任何事情。

你一直待在了人生游戏地图的”已知“区域,你还没有将自己的任务主线深入到未知区域,挑战你的“角色”和“技能”。

但这并不完全是你的错。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并且时刻都在和它做斗争。它导致我们感到压力、焦虑、不知所措,它给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比我们察觉到的还要更多。

这个敌人,被称为“熵”。


PART III.意识中的混乱——为什么我们人生会失控?

如果你理解”熵“,你就会知道,假如你什么都不做,你就会慢慢被淹没在在混乱中。你并不能保持不变,而是无意识地让自己陷入泥潭。正如古话所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美好的人生需要朝着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前进。

现在,让我们用一句话总结目前为止所讲到的内容:

当你的意识被一个具有挑战且富有意义的任务占据时,心流状态就会发生。

但问题是:

大多数人感觉自己被淹没在一片混乱之中,而不是被一个有意义的任务所占据他们注意力。

有10个消极的想法,就可能会很快分裂成100个,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焦虑甚至让你感到胸口闷痛。

分心与专注的对比

假如把你的大脑想想成为一台超级电脑,你处理信息的能力取决于几个因素,比如CPU、GPU、硬盘读取速度等等,但最关键的是内存(RAM随机存储器),如果内存不足,就算你的CPU和其他部分再强大,也无法施展运算能力。

在你运行的程序、打开的文件、浏览器的标签个数越多,你的内存被占据的就越多,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就越差,甚至会死机。

我们的大脑其实也是一样,如果你无意识的运行着多个程序,这些程序就会消耗你有限的精力、心力和创造力,比如人们常常会:

  • 对过去的遗憾不能释怀;
  • 对未来的压力充满担忧;
  • 对当下的美食、娱乐、物质诱惑充满欲望;
  • 想要打破固有生活习惯的内心挣扎;
  • 等待去做的混乱to do list;
  • 本该完成却被遗忘或是拖延的重要任务;

这些消耗你大脑内存的事物不胜枚举。

在默认的意识状态下,我们的注意力注定会往无限个方向分散,这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压力,甚至造成心理疾病。我们很难单一焦点且毫无忧虑的专注在当下,相反的,我们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些混合了过去、未来、担忧、烦恼,思维的混乱无序随之而来,如果不加以控制,我们就会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从而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

那么,这里又引出了一个新的名词,意识状态。

什么是意识状态?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但想要深入了解心流状态,理解它至关重要,因为我们解决的不是一个逻辑辩证问题,而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

拥有开放的心态,你就会提出问题,并且自己会花时间来理解事实、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多问问题,即便你不会立即得到答案,但你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接收那些你不曾想到的答案。这可能需要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而对于那些极为重要的问题,可能会需要十年。

现实,就是不同状态的意识,除了意识状态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真实都是状态。对意识状态的否定也是一种意识状态。如果你理解不了,也可以把意识状态看作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意思。

意识有高低之分,但并不是指哪一种比另一种更好,它们是不同的存在形式而已。只是高级的意识状态在某些时刻更为理想,比如进入“心流”的意识状态有助于深度高效的工作。

当你感到困倦、兴奋、焦虑、无聊、做梦、压力、放松、迷失、不堪重负……这些都处于有意识或无意识、开放型或限制型的意识状态。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David R. Hawkins)开发了一张意识水平或意识状态的地图,从科学角度剖析了人类意识的层次,指出意识能级水平决定人的生命成就和人生丰富程度。

另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肯·威尔伯(Ken Wilber)在其著作《意识光谱》中也谈到意识的“状态”和“层级“的区别:

  • 状态是流动的、暂时的思维模式,我们每天都会在各种状态之间波动,比如从你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说,早上清晰专注,晚上疲惫而散漫。
  • 层级则是代表你意识的发展阶段,即便你的意识层级很高,你也仍然可能会进入一种比较低的意识状态,当然,你可以很快回到并保持高意识状态。

意识水平或意识阶段的地图

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陷入混乱的意识状态,让我们的人生感觉到崩溃?

我们是否注定要遭受这种痛苦?

我们是否有办法提高我们的意识层级,从而实现更多的”心流“意识状态,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


心灵熵-一场心灵的健康危机

当今,我们很多人都缺乏好奇心、激情、目标、自主性和掌握感,而这些恰恰是维持工作与生活中心流状态所需要的。

大多数人都有心灵问题,我指的不是心理疾病,不是那种可以诊断并开处方药的那种,当然心理疾病的人数这些年也在上升。我说的心灵问题,是心灵熵,前面我们已经了解,熵=趋于无序的系统,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趋于无序的混乱状态。

任何系统都需要能量才能持续发展。

系统是由一组相互连接或协同工作的不同部分组成,形成一个实现目标的复杂整体。每个部分都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系统,并依赖其他部分正常运作。

例如,你的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组成的,比如胃和肠道,这些器官共同协作帮你消化食物。这就像你要去建立自己的个人事业系统,也是由品牌、产品和营销组成的系统,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产品(产品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你就无法获得收入。如果你忽视了系统中其他部分的能量,比如通过广告营销来获得销售产品所需要的流量,那么系统的情况就会变得混乱和复杂。如果你的产品详情页不够好(这也是一个系统),你就需要找到其中的问题,并且去优化它,以便能更有效的提升转化和销售。

如果你想学习这些技能,学习如何打造你的超级个体品牌,打造你的个人事业体系,可以了解一下我的「1小时数智写作计划」课程。让你也可以通过“写作+AI+自媒体”来实现超级个体的最小闭环,并实现高收入的变现能力。并且,课程中的写作能力、创意能力、系统化思维都是属于永恒的元能力,能够让你借助AI的杠杆获得巨大成功,而不是被AI所淘汰。

一旦你有了自己的系统,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变得越来越高效。但你需要去不断的维持并优化这个系统,如果你忽视了它们,那么就会导致系统中的熵增加,而会变得混乱和低效。

我们可以把思维想象成一个房间,你如果会不断地对房间进行整理,按需求归类,优化物品位置,保持秩序,并且能够及时断舍离一些无用的物品,那么你在房间里就能感受到舒适与高效。但如果你从来不投入精力来清理你的房间,那么这个房间就会变得脏乱。一天不清理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过了一周、一个月、一年,那时你的妈妈可能会告诉你,你正生活在一个猪窝里。

你也许会说,自己被困在工作、考试、或是被分配的任务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清理房间和大脑,那么我后面会教你「每日4小时工作法」,每天只需要4个小时完成你以往需要超过8个小时甚至996才能完成的任务。一旦你能做到这点,你就能从重复的日常轮回中解脱出来,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新东西,找到你自己的真正目标。

假如你是一个创作者,在你形成自己能够吸引观众并带来收入的技能和系统之前,你需要时间学习和实践。其实学习任何技能都是一样,我最近在学习制作视频和动画,起初真的非常难,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在这上面,经常感到不知所措。但当我坚持下去,逐渐提升技能,只专注在这个项目时,我就能很快的学会了,以前需要几天来制作的视频,现在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了,以后我也会跟你分享如何快速学习新技能的方法。

而一旦你学会了某些技能(比如游泳、骑车),如果你停下很长时间没有去做,比如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重新开始会变得有些困难,但肌肉记忆是一直存在的,你很快的又能进入心流状态,而不必从头开始。我开始做视频之后比较少使用PS,虽然我花了一些时间才重新适应,但很快我就找回了状态,并且和新学习的视频制作软件能够很好的配合使用,这就是技能叠加、持续学习新技能对你发展如此重要的原因。

所以说,在你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熵是非常高的,你需要对其进行约束。但你停止学习新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熵就会开始悄悄回归,它会被释放,然后你必须通过努力和能量再次对其进行约束。这是用于你生活中的任何领域,这是一个宇宙普遍原则,适用于一切。如果你理解熵,并将其牢记于心,它将改变你的生活。

在熵很高的时候,一个单一的负面思维就可以轻松劫持你的注意力。它让你无法看清当下的情况,然后心理游戏就开始了。

你必须要去学会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为注意力会为它所触及的一切注入生命力。一旦你的注意力被你大脑所创造出的假想所占据,那么你的行为就会趋向于把这些负面消极的假想变为现实。

混乱而无意识的行为最终会掌控你的人生。


逆转熵-把精力投入到正确的目标

如何逆转熵带来的混乱,将人生的掌控权夺回自己的手中?

在游戏中,你的思维会被游戏所框定,那就是你的视角,视角将进一步缩小你的思维范围,让你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个具有挑战性、并且有着清晰层级结构的目标上。

为了让你沉浸在游戏世界,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游戏设置了规则和机制,规则可以防止作弊,这让游戏值得你去挑战。而机制基于技能,一开始你会感觉比较糟糕,游戏手柄或是键盘用起来很笨拙,你没办法很灵活的移动自己,或是击中目标。但你会变得越来越好,随着挑战的不断增加,你的技能在不断地失败和反复练习中得到了进步。

在现实的人生中,规则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你认为世界上什么是有意义的,你人生中会优先去做的,以及你认为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机制,就是你用来实现人生目标的技能和习惯。

因此,想要创造充满乐趣和心流状态的人生,你需要:

  • 将精力投入到你自己设定的目标中;
  • 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从而创造激情;(激情不是靠找到)
  • 为你大脑创建新的运作系统(或程序)。

这就是逆转心灵熵导致无序和混乱人生的方法,每天将精力投入到思考、情感、注意力和行动中,通过学习、实践和工作来创造理想的人生目标。

值得庆幸的是,只有极少数的目标算得上有意义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可以帮助你应对AI、自动化程序以及技术无法解决的永恒问题,让你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游戏。

你需要养成四个习惯:

  1. 训练你的思维——保持好奇心,获取新知识,提升自我意识和认知;
  2. 锻炼你的身体——你活在自己的身体里,有义务了解并改善它的健康;
  3. 打造你的事业——有意义的工作,源自于你自己选择要解决的问题;
  4. 建立你的联结——扩大你的关注圈,并分享你的经验,超越“自我”。

就像游戏中的技能树一样,随着你提高这些领域的相关技能,你就能升级到新的级别,从而解锁新的地图,挑战新的目标。

这里还有个既定法则:

  1. 你不能只提升一个技能,这些技能需要齐头并进;
  2. 只有你的创造力达到一定水平,你的思想才能达到一定水平;
  3. 只有达到一定的心灵状态,才能达到一定的健康状态。

你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因为它们是系统运作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你的人生状态。

你也许会说,自己被困在工作、考试、或是被分配的任务之中,已经很辛苦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做这些。我后面会教你「每日4小时工作法」,每天只需要4个小时完成你以往需要超过8个小时甚至996才能完成的任务。一旦你能做到这点,你就能从重复的日常轮回中解脱出来,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新东西,找到你自己的真正目标。

而且我在这里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思考一下,如果你每天没有去提升自己的思维、身体、事业和与世界的联结,那么你每天都在做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真诚的问题。

因为没有什么比这几个目标对你的人生来说更为重要了。

或许你会说,我只想躺平享受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此我想说,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什么才是最有乐趣和享受的人生了。

如果只是分心地参与你认为的休闲活动,熵就会增加,这样只会让你更加感到焦虑和不知所措。

另一个问题,你知道快乐和享受之间的区别吗?

你有意识到人类心理在进化过程中塑造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成长、拓展和创造的驱动力吗?享受是在进步中找到的,心流状态不仅仅是你大脑中像多巴胺那种神经化学物质提供的自我经历,心流状态指向的人类神圣的一面。

而很多那些所谓”做想做的事“,往往是自我意识终结,屈从于动物的本能和欲望所致的,那只会让你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与目标保持一致,保持好奇心,坚持自我学习与成长,构建能够实现你理想人生的有意义目标。

如果你还不知道从哪来开始,没关系,我们接下来继续探讨。


PART IV.创建人生游戏——心流的神经科学

现在,我们了解了目标的重要性。

我们想要创造一个拥有更多”心流“状态的人生。

我们想要做对我们自己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想要创造一个自己拥有绝对掌控感的人生。

我们不想被分配任务,不想沦为做社会机器中一颗螺丝钉的身份和命运。

斯蒂芬·科特勒(Stephen Kotler)在他的著作《不可能的艺术》(The Art of Impossible)中,认为有一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心流“状态,从而实现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和目标:

调整动机是这个公式的关键,他介绍了可以推动和激励我们行动的5种内在动机:

  1. 好奇——它是我们探索未知领域的指南针;
  2. 激情——它能帮我们找到那件无法自拔的事物;
  3. 目的——你的激情将如何影响世界,超越自我;
  4. 自主——追求你的激情和目的所需的自由意志;
  5. 精通——磨炼你的技能,从而通过你的技能获利。

根据斯蒂芬·科特勒的说法,这些因素都会促进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如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和血清素,而这种神经化学”鸡尾酒“有助于创造“心流”状态。

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找来这本书好好读一读,以帮你更好地了解达到“心流”状态的方法。

我有自己的方法,我是反过来解决这5个动机问题的:

首先是精通,这源自于我们想要建立的个人事业以及对未来的愿景,我们首先要去了解这个领域,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这个领域的技能,并在行动中得到反馈,不断优化以达到精通。

其次是自主,当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足够精通,我们就不会被平台、社会规则所死束缚,我们有自主创造个人事业的能力,踏上一条探索未知地图的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路径。

接着是目的,目的就是我们把技能转化成自己的产品、服务、项目,因为这也是你通过自己的技能帮助更多人解决问题,并换取价值的途径。当然,这里说的价值不一定是金钱,也可能是你的影响力,或者只是你的满足感和内心的平静,仅仅是自己享受帮助别人决绝问题的这种感觉,也是一种更有深度的人生价值。

然后是激情,激情源于你对人生的掌控,当你自由地、有创造型地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的,激情就会越来越强烈。

最后是好奇心,好奇心就是我们的“初心”,初心不是你最开始的心愿,而指是初学者的心态,保持好奇,空杯心态,渴望获得新的知识,从而达到下一个新等级。


创造你的世界——令人上瘾关键

所有成功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模式:他们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他们可以从社会中消失几个月,以强迫自己全神贯注于自己和自己的愿景。

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构成了你的世界观,因此我们要建立清晰的目标和问题意识。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建立,以下三个步骤能够帮助你:

1、创建反愿景

我们的人生游戏剧本可以从“反愿景”开始,就是当下困扰你的人生模式,或是你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走向的地方。

反愿景将成为一种积极的恐惧机制,反推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你将要创造自己正确世界观的极端反面,你在创建反愿景的过程中会慢慢清晰自己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会构成你的感知框架,让你能够注意到更多对你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你的愿景和反愿景都不够明确,或者你根本就没有,那么你就会被赋予一些目标和任务,而你所注意到的信息、你所塑造的身份、以及你采取的行动,就都不是你自己的,人生也就不会朝着对你有益的方向发展。

如何创建你的反愿景呢?可以从记录你不想重复的体验开始:

  • 那些你不想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 那些你不想生活的地方;
  • 那些你不想去做的工作;
  • 那些你不想联系的人。

……

你必须真正有意识的去体验人生,去感受自己的内心,以便弄清楚这些。你必须要勇敢的去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

这也意味着你必须更多的去经历失败,更多的感到不适,因为这样你才能够注意到那些事情,一旦你发现了它们,你就可以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努力行动了。

当然,你可能无法在意识到的时候就能马上摆脱它们,但你可以把他们都记录下来,并且在心中保持这种意识,这样你就会朝着新的方向自我修正,你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你真正的愿景。

所以,创建反愿景其实就是帮助你找到愿景。

2、培养愿景

如果你没有愿景,那么从人生的意义上来说你就是迷失的。你没有办法创造属于自己的结果,所以注定只能过着机械重复的无聊人生。

你在人生中任何领域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经过你的愿景进行过滤,这是如何为自己的行动赋予意义,并让干扰最小化的方法。

认真明确的写下你想在人生中得到什么。

不要遗漏任何细节。

不过你要意识到,愿景不等于明确的目标,这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所以你不可能一次就做好,甚至可能永远都不会,但这不是重点。花半小时的时间,生成一个最小且可行的愿景,然后在你的电脑、本子、或者待办事项清单上写下实现愿景的目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增加、删减和改进。

当你把它们都写下来的时候,那些小的灵感,或是意识片段就会在你的意识中汇聚,并且不断修正你的行动,帮你去发现目标、解决问题,或是抓住人生中的机遇。

3、设定大目标和小目标

大目标是为了指引方向,

小目标是为了清晰路径。

两者都不是为了促使你行动,因为当你面前的任务简单明晰到你无法不去完成它的时候,你就完全不需要任何动力和自律推动你去行动了。

将你的愿景氛围十年、三年、一年、季度、月、周和日,分别设定目标。

这些目标只是你的向导,但不要把它们当做你人生的主宰。它们是为你提供方向,而不应该作为按部就班的行动计划,随着你的改变,你的目标也将会有所改变,所以要勇于拥抱变化,要去接受这一点。

对愿景要坚定,对细节要宽松。

每天提醒自己你的反愿景、愿景和大小目标。

这些就是你自己的小世界。

当你自己的世界成为你所想的一切时,你的思维就会为你自己而运作。你会注意到别人忽视了的小细节,这会为你创造优势,它会让你的大脑释放多巴胺激励你,会创造更多的“心流”状态。

这样,你就不用再担心人生中那些你无法掌控的问题了。

远离社会上的那些噪音、那些为了吸引你注意力而制造的热点,那些跟你毫无关系的社会新闻、流量明星八卦、擦边、网红翻车。

现在你清楚了,这些不是你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它们也不会让你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更不会帮助你实现自己人生的愿景。

什么才是你真正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放大你的视角,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那些和你不相关的社会事件,会无意识地激发你的情绪,并控制你的行为,会阻碍你的独立思维,会让你变成愚蠢的乌合之众,会让你接受别人为你设定的目标和问题。而这正是社会媒体想要劫持你注意力,从而控制大众行为的手段。

让你无法专注在能够帮助自己前进的信息和行动上,因为你忘了自己的目标。

那么,我们一定要扔掉手机、关掉网络、归隐山林、远离尘世吗?

我们可以选择一条更好的路:

  • 通过提升自己的技能,追求自己的目标,以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行为方式超越自我,在个人层面创造改变;
  • 通过将自己个人成长的方法和经验分享给他人,影像他人,帮助更多人的人生带来涟漪效应的改变;

如果你过于专注”我需要做这个“,但这个任务是别人给你的,是你的老师、家长、领导要求你去做的,那么你做完之后接下来呢?你失去了目标,你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 你只能接受广告告诉你的,你需要买件漂亮的衣服犒赏自己;
  • 你只能听从网红告诉你的,你可以去某个餐厅打卡拍照;
  • 或是顺从于身体的欲望放纵自己;
  • 或是处于焦虑和迷茫,不知所措。

你被困在这样的重复人生之中,无法做出改变。

真正的改变,是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的。

当你追求自己的人生事业,并专注于那一件事的时候,你也会将自己的激情和执念像野火一样传递给别人,为更多的人带来改变,并且能够一起带来社会的改变。

比如你开了一家面包店,并且把它当做你的个人事业(而非仅是赚钱手段)在经营,那么你满怀的热情和快乐就会融入到你的面包里,你会为做出更好的面包投入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你也会把这份热情传递给顾客,让他们感受到快乐,他们不仅喜欢你的面包,也喜欢这个地方,喜欢你,他们会常常来光顾,这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给他们带来了幸福感,他们又会将这份热情和快乐传递出去,以此类推,这就是世界良性运作的方式。

所以,当有人问你对最近的八卦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你应该回答:”与我无关”。

否则,你就是社会游戏的NPC。


成为创业者——通往未知地图

如果你的愿景宏大、雄心勃勃,并且有真正影响力,那你就无法在为别人工作中实现它。

创业,是长期主义者唯一合理的选择。

在我看来,创业不只是一个头衔,而是一种心态。

一种致力于解决无数创造型问题的心态,一种避免被他人或社会赋予目标和任务而被重复人生所困的方法。

创业者会识别自己人生中的目标和问题,并去解决它。并且这将是一个无限的游戏,你会不断的升级,你的工作也会不断取得进展,你的目标和任务将会不断演变,永远不会停滞,除非你想停下来的时候。

但如果你在996的工作中待得太久,你可能会变成了一只“办公室猴子”,你的心将会为狩猎而生,狩猎意味着做出心的发现,因为那些发现有助于你在办公室的丛林中生存。

这就像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每天路过一棵光秃秃的灌木,他们并不会留意,但有一天灌木长处了浆果,有人路过注意到了它,这个新奇的发现令他们感到兴奋,他们将会记住这棵灌木,以便来年继续采摘,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

当你被困在一份你讨厌的工作之中,你就生活在了永恒的重复已知之中。

不过,我想明确一点,我并不是讨厌工作,我很多的技能也是在工作中获得的,我只是看清了工作的本质,它们不应该是我们的全部,它们只是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垫脚石。

因为当你开始工作,在你到达某种瓶颈的上限之前,你都有机会不断地进步和成长,然后慢慢放缓。而人生的享受是在进步中找到的,当你无法再进步的时候,你必须明白,工作只是你迈向下一个目标的垫脚石。

对于99%的事情都是如此,比如90%的人会厌恶他们的工作;9%的认为自己喜欢他们的工作,但他们只是不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因此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是厌恶工作的。

只有1%的人的工作有着能够进入“心流”状态的动因:好奇心、激情、目标、自主、和掌控(比如我一直从事的创意总监工作)。这类工作岗位在所有的工作类型中只占1%,甚至更少。

但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即便我很幸运的拥有了这1%的工作机会,但我仍然会受限于平台(公司)所能提供给我的空间,收入也受限于薪水之内。

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从10多年前起,在外企就职的同时就开始以“创业者”的心态发展自己的个人事业了。

拥有创业者的心态,就能解锁并且掌控享受自己人生的能力,并且敢于深入位置领域,这正是我们前面所谈的通往“心流”状态的道路。

创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这就像是在丛林中杀出一条血路。

你必须不断进化,学习那些学校没有教的知识和技能。

你必须敢于接受失败,接受被否定,接受被拒绝,接受缓慢而迂回的进展。

你必须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然后原地复活重新开始,一直努力尝试直到你获得成功。

你必须成为人生游戏的玩家,而不是一个NPC。

作为一名创业者,你可以通过获取知识和技能、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并将提供给有需要的人来获利谋生。

你需要意识到,人们实际想要购买的,是那些对他们的生活、事业、人生有益的产品活着服务。如果你的产品是会带来伤害,或是毫无益处浪费钱财的产品,那么我建议你不要那么做,因为那不是长久的事业。

我给你提供的路径建议是:

  • 以打造你的”超级个体“为基础;
  • 首先要解决你自己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健康、财富、人际关系等);
  • 借助AI的能力,并通过写作,传播你的发现、想法、方法、价值观等;
  • 从副业、自由职业、咨询服务开始变现;
  • 制作你的”数字产品“,比如课程产品、服务产品等;
  • 用2-4年的时间持续迭代,以获得高收入;
  • 拓展你的愿景,并重新构建你想要实现的任何目标。(软件、科技产品、宇宙飞船……)

没错,这就是我一直在谈论的「数智超级个体」和「数智一人事业」的模式,那么未来我还会更深入的探讨如何打造你的”一人事业“,所以请持续关注我各社交平台账号,不好错过重要的学习内容。

你并不需要建立一家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在你有足够的现金流担负起组建庞大团队,以及支付报工时租金之前,你不用去考虑经营公司的问题。

  • 你只需要通过在自媒体传播你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吸引你的观众;
  • 你只需要通过构建你的数字产品,卖给有需要的人来获利。

你不需要复制我的路径,你只需要通过自己在人生中已经获得的经验和技能,或者是你的兴趣所在,来设立你自己的目标。

这也是让你变得独特,成为价值市场中的一个细分领域。然后找到那些真正能够在你自己人生中解决问题的内容,去构建你的产品、服务,并销售它们来实现获利和变现。

如果你一直在(或是想要)不断提升自己,那么你就有资格开始自己的「一人事业」创业,你可以传授给别人你的经验和方法,这个世界有太多和你背景、处境、兴趣类似的人(我甚至遇到过跟我兴趣相同且姓名相同的人),而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提升自己,他们需要一个能和他们产生共鸣的人来带动他们,你可以成为那个人。

这其实也是最好的教育形式,就是学的人和教的人能够产生共鸣,而不是千篇一律。

「一人事业」的模式几乎是零成本的,得益于网络和社交媒体,以及最新的AI技术,你只需要一台能够打字并且联网的电脑,加上你愿意去开发和利用的大脑。

这是建立你自己能够掌控的现金流的绝佳方式,然后利用你赚到的钱再去构建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或是去学习任何新的技能,继续拓展你的「一人事业」版图。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从何开始,我打造了一个「1小时数智写作计划」课程,你可以点击详细了解一下。在这个课程里,我不仅会教你方法(游戏技能),还为你准备了一整套系统化的工具(游戏道具),以及学习和实践的路径(游戏地图),而你只需要付出每天1小时的时间加上3元钱。


将学习变成项目——学习并构建你的「一人事业」

想要更快的掌握,你不应该先去学习,再去实践,最后再去规划项目。

就像游戏一样,你需要直接构建你的目标,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学习。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去探索寻找特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或是寻找别人的指导)来克服困难。

很多人陷入了教程的泥潭,堆积毫无用处的知识,不仅对你的人生毫无益处,反而因为不加思考接受了别人的观点,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混乱。

现在这个时代,获取方法教程是非常容易的,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免费或是收费课程,但绝大部分并不能帮助你进步,更不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当你学会如何学习的时候,你可能在1年内收获10年的成果。

正如我推出的「1小时数智写作计划」,这套课程是我10多年不断迭代发展来的,我一直将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作为核心,而不仅仅是让你复制我的知识和方法。(我2009年开创「文案进阶」线上课程,10多年间曾帮助数百名学员进入4A外企广告公司,上万名学员通过文案写作获益)。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清晰而实用的步骤,来回顾以上所学的内容。

1、创造你的启动器

在我的人生游戏中,有几个关键时刻,让我在思维和认知上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 第一次是我开始写作专业文章博客和自媒体;
  • 第二次是我建立了个人品牌的副业体系,接个人业务;
  • 第三次是我最早做「文案进阶」的线上课程;(那时还没有知识付费的概念)
  • 第四次就是现在,我正在通过建立以”我”为核心的自媒体系统,来打造我的超级个体。

这是我人生游戏的Level 4,又一次全新的升级,又一个全新版本的自己。

那么这些关键时刻有什么共同点呢?

  • 它们都是一个大型的项目,其实项目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发挥你的创造力。
  • 它们都有一个框架,这是你观察世界、收集信息的视角,你会更加高效的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记录想法来填充这个框架。换句话说,你会在生活中注意到更多对你目标有益的事物和信息,让你能保持更高的觉知和思考。
  • 它们都有重要节点,这样你就能明确下一步的方向和清晰的行动路径。
  • 它们都有一个明确的截止日期(deadline),这将迫使你采取行动,拒绝拖延。
  • 它们都包含学习、实践、试错、复盘、优化,这样你就可以把失败转化为教训。

如果你参加我的「1小时数智写作计划」课程,你会发现“写作”是核心的元能力,是掌握权力和影响力的咒语,是有价值内容的基础。通过写作,你可以像我一样将内容转化成视频、图文、播客等各种主流自媒体的形式,而这些新技能在你有实际目标需求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快掌握。

这篇文章很长,超过了2万字。

在我将它变成视频、播客、图文之前,我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在思考、撰写和优化它。

它也为我进入心流状态提供了完美的条件:

  • 有趣的话题角度带来多巴胺和激情;
  • 重要节点带来了清晰的工作路径;
  • 截止日期(元旦)带来了挑战;
  • 收集资料、学习、实践和转化为文章的过程中试错和进步。

确定你想要学习什么。

创建一个实际的项目,并将这个项目通过自媒体展示给你的观众。

如果你还不知道做什么项目,你可以看看别人的自媒体都在做什么,那些话题或是专业领域是你感兴趣的。

如果你想学习Photoshop,你的项目可以是从数字艺术到社交媒体的图文设计。如果你想学AI,你的项目可以是AI如何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提高3倍效率。

弄清楚你想做什么,这个不仅符合你的兴趣,也要考虑自己在现实中是否能做到。

比如你想学风光摄影,你要确保自己买得起专业的摄影设备,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和钱支持你经常去那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如果你想学健身,你要确定自己能够坚持去健身房,并且对营养、训练计划、训练方案、运动恢复、运动装备等等一系列系统技能感兴趣,并愿意深入探索,而不只是去健身房拍几张自拍照。你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完美健身模式,然后你就可以把这种模式或是你的经验分享给那些和你一样目标和问题的人。

这个游戏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当你停止继续探索的时候,熵就会不断增加,直到再次进入混乱,你要开启新的level进入下一关挑战。如果你想找到一劳永逸的东西,那你只能找到失望。

你的项目框架不必完美,我在开始一些项目的时候,通常都是从一些杂乱无章的想法片段、灵感记录开始的。

一旦我把想法写下来,它们就会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锚点。因此当我在看周遭世界的时候、或是读一本书、看视频、帖子,或是听到别人的谈话的时候,和那个项目相关的信息和想法就会在我大脑中显现出来。我会继续收集这些想法,加入项目的框架,慢慢拼凑起来,一直到这个框架的骨架填满了丰富的血肉,我就会开始着手去推进这个项目。

这样也就自然的进入“心流”状态,将这些想法的碎片,慢慢拼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充满激情和意义感。

所以,如果觉得人生缺乏意义感,那可能就是因为你缺乏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目标,一个你自己创立的项目。

我关注世界的每一个信息,我脑子里冒出的每一个想法,都几乎和我的写作有关。

所以这种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生活方式,也让我更有激情去拥抱生活,释放多巴胺,让我不断找到自己设定问题的答案,感受到”哇哦,我可以把这个想法写到我的文章”的惊喜。或是把想法加入到项目的框架中,进一步研究,寻找更多的想法。

这种不断的偶然发现,会让我重新感受到孩子般的快乐,重新对生活着迷。

2、边构建边学习

如果你没有构建,那么你就没有学习。

如果你没有积极的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写下来、放入框架、或是实际应用在你构建的项目上,那么你只是在堆积一些无用的、即将被遗忘的垃圾信息。

如果你没有构建自己的项目,那么你学的那些都是没有意义的,你不会真正搞懂它们,你无法记住它们。

如果你在阅读或者是其他形式学习时,没有在构建自己的项目,那么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只是在获取信息,你只是在理解你已经知道的事情,但你很快就会忘记它们。

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里安慰,而不是真正在学新的东西,除非它与你当下正在做的工作或是生活中的项目相关,就像是你没有经营一家公司却要去学公司管理,是纯粹浪费时间和金钱的。

不过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阅读或是学习哲学,哲学在所有情境下都是有效的,因为你能将它应用到你自己的人生中,构建你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领域的大项目。

当你开始构某个项目时,你只需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要素——基础知识。

你不需要一上来就研究高级战术,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走95%的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足以帮助你收获百万年收入、健美的身材,或是没有压力的自由生活。

那些所谓的高级战术只带来来5%的边际效应,但却要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认为这部分时间和精力应该留给休息,或是你感兴趣的新探索上。

在你构建项目时,我建议按照以下步骤:

  1. 系统学习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一些基础的学习资料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并且可以通过AI辅助你来学习。深入研究这些内容,直到你对接下来要做的步骤有清晰的认知,然后再付诸实践。
  2. 在构建项目的过程中,当你遇到问题时,研究如何直接解决自己的问题。
  3. 观看教程,参考学习资料,或是网上相关的视频,看看别人在构建与你类似的项目时,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学习,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尽可能多的囤积知识。

3、教你所学到的

这是费曼学习法,是全世界工人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保护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当你在教或是试图教别人的时候,你会更好地学习这些内容,你会更专注于学习,并且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你的知识空缺,从而大大提升你自己的学习效率。

我建议以“超级个体”的身份在社交媒体进行公开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仅可以吸引到未来将会为你付费的潜在学员,还能吸引到你专业领域的客户,或是高薪工作的机会,这正是我在「1小时数智写作计划」课程中教的内容。

在你开始写作之前,你并不需要完全了解你要写的内容,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你会在写作的过程去探索更多的信息,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去进行总结和归纳,去用你自己的理解去输出和表达。

在你通过写作内容教别人的时候,你的学习速度将会提高10倍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我曾经通过教授「文案进阶」线上课程,让我能成为全球顶级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的原因,我就是真实的案例印证。

写作不一定在线上进行,比如你本身就是一个线下的培训老师,你也可以通过写作制作你的课程,当面教授学员。

但我建议是在线上,因为线上写作能够让其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你可以得到更即时的反馈和验证,你可以与全世界相关的人进行联结,被更多人看见你的价值,这些也能够帮助你更快地成长和升级。

这是一份很好的事业,将你自己的生活与事业融为一体,让你的人生游戏变得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

如今,阅读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稀有而珍贵。

为了让更多人能接触到我所写下的这些内容,我也学习了做视频、图文、播客,用更符合当下趋势的媒体形式,以及更丰富的视听表达,将某些难懂的概念阐释清楚。

把文字变为视频的画面和声音,图文的色彩元素、排版,甚至播客的语气语调,这个不断思考和尝试的过程,也会加深我对这些文字概念的理解,让我识别出更深层意义的东西。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引出我大脑中的另一新问题,重新框定我的视角和注意力,让我能够更快获取填补那个知识空白的信息。

在公众面前写作,甚至在镜头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面对人们的批评,因为没有批评和反馈,你就无法学会如何修正你所犯的错误,并通过有趣的内容,来帮助别人修正和你一样的错误。

我是一个极其内向和安静的人,但当我开始学习一些新内容,我会非常乐意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在我所擅长的领域,我变成了一个善谈的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如何跟别人解释清楚,确保自己不会传递错误的知识。

这些年来,我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方向上不断写作,极大的加速了我在这些领域的知识、技能和认知,甚至超过了我在这些领域的工作经验所带来的提升。

现在,你也可以用这样的创作方式,把你创作的内容变成产品,你的人生也会变成一系列有意义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如何解决你自己的问题,然后教导他人,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利。

借助互联网和AI,人们可以毫无阻碍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就像前面所说:现在唯一阻碍你的,只有你自己)

4、拓展、组织、构建你的思维

  • 通过阅读,拓展你的思维;
  • 通过写作,组织你的思维;
  • 通过构建,聚焦你的思维。

在起步阶段,你可能依然会感到不知所措,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但你要明白,这种状态是良性的,因为你的大脑已经开始为识别模式做好准备。就像你刚进入一个新的游戏地图,刚开始你也会感到不知所措,有点迷茫,但没关系,你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将开始获得能够让你在这片新地图上生存的信息。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

  • 勇敢的投身于未知领域——沉浸在与你想要学习的知识、相关的文化、环境和信息之中。
  • 通过重复和失败提升认知——慢慢理解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分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 在不适中拓展思维——当你感受到成长的痛苦,但你仍然没有放弃,你的思维就会开始拓展。

如果你还没看到结果,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成为那个能够看到结果的人。

你只有通过让旧版本的自己死去,才能成为一个新版本的自己。

就像你想要养成一个新习惯一样,就必须摆脱让你滋生坏习惯的旧环境。

为了让你能够更快地成长蜕变,我的建议是:

  • 多读书——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在6个小时的阅读中,获得10年的努力的成果。
  • 听讲座——有价值的长文章和视频或是播客,可以让你在20分钟内获得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努力成果。
  • 关注新博主——并不是让你沉溺于短视频之类的内容,而是让你学习和训练自己的思维,让自己成为那样有影响力的博主。

关于多读书,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在微博上过热门,叫《每天读3本书的方法》,其实我讲的并不是每天读完三本书,而是每天你在读的书单里应该有这三类书:

  1. 略读的畅销书或杂志;
  2. 泛读的专业书;
  3. 精读的哲学书或历史书。

阅读这些书籍,能够帮你提升视角的广度和深度,让你的保持人生的激情。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不建议你肤浅的学一些套路或招数,也不建议你成为一个速成的“大师”,而是像我一样,做一个长期主义的学习者。

5、建立个人知识、技能与事业系统

当你掌握一件事情之后,你掌握其他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因为大多数事物的底层逻辑和原则都是共通的,是重叠的。

当你掌握写作的时候,你可能用别人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能掌握营销,然后用另一半的时间掌握与人沟通和人际关系。

大部分在他们的人生中,并没有真正精通掌握过任何一个领域,他们知识富裕表面学到了一些千层的信息和套路,因此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指数级的个人成长。

你要基于自己所专注的领域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形成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系统,以我自己的经验来举例:

  • 扩大视角:我从”文案写作“的视角,扩大到”创意”的视角,再扩大到“品牌和营销”的视角,再扩大到“自己人生的个人品牌和营销”视角,再扩大到现在这个“人生游戏”的视角。
  • 收集信号:不管是白天,还是睡梦中,我都会记录那些大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那些点子来源于潜意识,正如我们前面讲到,潜意识每秒处理1100万比特的信息,而意识只能处理50比特,来自于潜意识信息对你的人生更有价值。
  • 构建新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从新的认知高度去构建新项目,带我走向我希望看到成功。

在我一层层剥离旧的自己,不断升级新的自己过程中,我的知识、技能、思维、认知、创造力不再只是单个的工具,而是变成一套更加复杂的系统,一套和我的愿景、目标、解决问题相匹配的系统。

当我有了这个有大局观,并且覆盖多个重叠领域的个人系统,我也有了更高效的识别模式,能够从周遭世界快速捕捉我的系统和框架所需要的信息,并在这些方面快速地得到实际的结果。


结语:

没错,这篇文章确实很长,足足2万多字。因为我不想遗漏任何要点,并且,你现在看到的现在是1.0版本,我还会不断对这篇文章进行优化和修正。

甚至,也许我可以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去创作一本完整的书。每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我能意识到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会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就像拼拼图一样,慢慢拼接成更大的人生版图。

这也正是我分享给你的”人生游戏“地图。

我希望你已经意识到,像”心流“这样的意识状态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相连的,它不仅是神经科学,也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玄学、创意学、甚至励志学(不要把所有励志学都等同于鸡汤),所有这些都融为一体。

“心流”是一种意识状态,它不仅适用于学习和工作,也适用你人生中任何想追求的目标以及想实现的愿景。

如果你能坚持读到这里,我相信你一定也想把这篇内容分享给你的朋友。

说实话我一般不会给朋友分享内容,除非内容特别有趣,或者特别有用。

但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我相信这篇内容里一定有你认为有趣或是有用的地方。对吗?而且应该也会对你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所以我建议你把这篇内容分享给你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下我所讲的这些内容,哪怕是一起批评或是吐槽我的一些观点,这样我也能从你们那里得到一些反馈,而你们也能获得一些知识,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不分享的话,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也许这篇文章正是他们现在所需要的,正是能够解决他们此时此刻一些困惑和问题的内容。

就像我年轻时候我也很乐于朋友发给我一些有启发价值的文章,让我接触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段子和八卦。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我的「1小时数智写作计划」课程,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或者加我的微信:mrwoodlight咨询详情。

我想再说一篇,这篇文章确实很长,有足足2万多字,如果你真的已经读到这里,我想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为你的专注,也为你的觉知!


我是木光先生,如果我的内容对你有启发,欢迎转发给你认为有需要的朋友。也请继续关注我,各社交平台同名@木光先生。(微信:MrWoodlight)